- 发表时间:2017年03月24日
从2015年9月开始,深圳市公安局经济犯罪侦查局龙岗分局就陆陆续续收到了上百份从外地寄来的报案材料,报案的事主涵盖了湖南长沙、江西南昌、上海、江苏常州等地的数百位老人。而这些来自全国各地、素不相识的老人,近乎绝望地控诉的,竟然是同一个投资骗局。
01
2015年11月16日,上海的黄老先生给深圳市公安局龙岗分局写了一封信,信中说他一辈子的积蓄都被骗走了。老先生今年75岁,如今退休后本应颐养天年却遭遇了如此沉重的打击。黄老先生膝下有一子一女,而且都已经各自成家,原本其乐融融的一家人,却从2015年5月开始出现了裂痕,并最终演变成父女反目。
这一切的起因都是因为一个投资骗局。
黄老先生最初接触了深圳市中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一个业务员,想向他推销保健品,在获得黄老先生信任后,引诱其到公司听课,“公司前三年产值3.5个亿,后两年将达到5.8个亿”,深圳市中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赖某就是按照这样的演讲稿,凭空捏造中侨公司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并承诺年息24%以上的高额回报,承诺年息24%以上的高额回报,让不明真相的黄老先生听起来头脑发热,觉得自己投到了一个赚钱的好项目。
黄老先生不只拿出了自己和老伴儿攒了一辈子的积蓄,甚至还找自己女儿借来五万块钱,31万全部投入这个稳赚不赔的理财投资。按照这家公司承诺的一年24%利息计算,黄老先生用于投资的31万元,一年什么都不用做就可以净赚7万多元。黄老先生指着这每年七万多的利息来保证退休生活高枕无忧。直到黄老先生得知女儿的公公病重急需用钱,他想撤回这笔投资,财发现这钱却怎么都要不回来了。而因为没钱,女儿的公公没办法接受治疗,不久便去世了。最终,黄老先生的女儿把突发的状况全都怪罪在借走她五万块钱不还的父亲身上,父女感情几乎破裂。
和他一样的还有江苏常州的王老先生...
他也投资了这家深圳公司。经不起高息诱惑的王老先生,不仅自己投资了3万元,还劝说自己68岁的亲姐姐,跟着投了6万元,结果姐弟俩双双竹篮打水一场空。
2015年9月10日,深圳警方联合涉案六地的公安机关,对中侨公司涉嫌非法集资案开展统一收网行动,骗纸虽然落网,可是老人的钱却再也回来!
那么,如何躲过骗局的套路?
从这个案件中,我们可以发现,骗纸是这样给老人下套的:
“伪造光鲜亮丽的身份”
只有小学毕业的中侨公司的董事长赖某,却在宣传刊物上宣称自己是生物学硕士、医药学博士,历任重庆市中医药协会常务理事,深圳市重庆商会常务副理事长。
“异地集资,难以求证”
公司总设在深圳,却在离深圳比较远的地方设立分公司,为了骗取投资者的信任,中侨公司会不定期组织各地的老年投资者,到深圳公司总部参观。而如果公司资金链断裂,因为距离较远,受害者也很难快速找到幕后的经营者和相关负责人,长距离的维权也会让很多人力不从心。
“瞄准年老体弱的老年人”
老年人金融和防骗意识薄弱,容易听信他言,同时利用了老人对于退休保障的担忧,健康和医疗的需求,担心依靠他人的心理。
“承诺高额回报”
最初以推销保健品为由,引诱各地老人到其分公司听课洗脑,然后承诺年息24%以上的高额回报,让老人头脑发热。
“伪造一个有名无实的空壳公司”
在“寸土寸金”的深圳,占地3万多平方米的生产车间,外加6000万的注册资本,让这些老年投资者对它的发展前景和资金安全深信不疑,纷纷把自己的钱投进来。
而事实上这个公司只是用来掩饰非法集资活动的幌子,根本没有生产经营的迹象,公司永远是大门紧闭,只有少量工作人员进出。